一座城市,当文明建设与城市发展相互交织,便有了温暖的底色。走进大兴区,人们总能在不经意间的细节里感受到文明的气息。常态化文明交通出行引导营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文明骑行宣传标语传递文明理念,综合型基层服务阵地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工作扎实深入开展……在大兴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新征程中,一个个温暖人心的创建细节不胜枚举,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以人为本的文明底色。
近年来,大兴区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重要抓手,把创建的一项项“责任清单”实实在在地办成群众的“幸福清单”,全面建设宜居宜业新大兴、繁荣开放新国门。如今,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生活环境更加便捷舒适、城市治理更加精细智能,正逐渐成为群众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切身体验。
◎ 文明交通,城市创建更有温度
路面平坦干净,交通标识清晰完整,维持秩序的文明引导员和志愿者耐心地引导市民文明出行……这是8月23日8时大兴区兴华大街与金星西路交叉口的景象。设置在安全岛处的一把大型的蓝色遮阳伞,遮住了火辣辣的太阳,为等候信号灯的行人投下一片阴凉,也让城市多了一份人性关怀的温度。
“考虑到每个路口的实际情况,我们定制了这些尺寸较大的遮阳伞,100把遮阳伞将陆续安装在大兴区的20个主要交通路口,为过往行人提供方便。”大兴区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指导科副科长王犇介绍。
市民朱女士坦言:“以前经过这个路口时,自行车与机动车的行车区域会有一些交叉,如今,在文明引导员的引导下,路口的交通秩序安全有序,体验感很不错。”
连日来,每当早高峰时,在大兴区的主要交通路口,人们总可以见到一群身穿蓝马甲、手持引导牌的志愿者,他们积极协助交警维护交通秩序,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倡导市民文明出行,劝阻行人及非机动车的不文明交通行为。这群志愿者来自102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全区20个主要交通路口进行值守。
“通过参与文明交通路口志愿值守活动,我深切感受到文明交通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参与者。”大兴区法院文明交通志愿者说。
北京市公安局大兴分局交通支队新城中队副中队长耿川介绍道:“我们采用了固定岗和巡逻车相结合的方式,加大了对非机动车闯红灯、逆行等不文明交通行为的治理力度,并针对地铁站和商圈周边的违法停车现象开展整治行动,全力维护街面秩序。此外,发现辖区路面的标志标线存在缺失、老化等现象时,我们也会及时修补,保障行车秩序。”
近年来,在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的过程中,大兴区立体化推进文明交通秩序建设,严格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切实加强教育管理,从源头上减少各类交通违法现象和不文明交通行为,并常态长效开展“文明驾车 礼让行人—我承诺 我礼让”“文明交通百日行”等活动,让市民在参与文明交通的过程中实现由“观众”向“主角”的转变,形成全社会共创文明环境、共享文明秩序的浓厚氛围,助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加速”前行。
◎ 扫“码”追源,消除隐患保障安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动自行车已经融入千家万户成为很多人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但也因进楼入户充电引发过火灾威胁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防止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充电,预防火灾发生,大兴区观音寺街道通过科技为管理赋能,落实“实名制”管理,增设充电设施,以群防群治为根本,在电动自行车专项治理工作中探索形成了“防、控、疏、宣、查、劝”六步工作法。
笔者在观音寺街道首座御园二里社区18号楼一单元楼内看到,只要有业主将电动自行车推进电梯,轿厢便立即发出警示,电梯门也无法关闭。通过“政府引导、物业实施”的方式,观音寺街道的社区居民楼电梯内都加装了智能“黑科技”,一旦电动自行车入电梯,“车脸识别” 和“电瓶识别”系统将自动报警并暂停电梯运行,有效阻止电动车、电瓶进楼入户充电,有效保障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仅如此,街道辖区内的每一辆电动自行车也都落实了“一车一码”,通过在车辆尾部设置二维码实现扫“码”追源、“码”上管理。社区和物业工作人员在巡查时若发现电动车存在违规充电、瓶车分离等问题,可随时通过实名制台账查询车主信息,督促其整改。
在没有电梯的老旧小区,该街道进一步强化“人防”措施。街道辖区内的21个社区成立了安全劝导队,楼门长、消防志愿者、在职党员自发担任“监督员”,每日晚高峰时段在楼院开展巡查,杜绝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还联合街道在每周三的晚上开展电动自行车专项大检查,督促电动自行车火灾隐患问题整改落实。
◎ 特色空间,满足群众多元需求
民情中心、社区微法庭、业委会指导中心、全区首家“观民心”社会心理服务中心、“观民生”便民坊等服务阵地、又见书社……在大兴区观音寺街道“七五小街”开设有10个服务空间,这些“店铺”大门常开,鼓励居民走进来,积极探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协商解决方案。通过听民声、观民心,知民意、解民急的方式,大兴区正把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变得越来越短。
各“店铺”结合物业管理、老旧小区改造、拉家常议事协商、文化生活打造等工作,因地制宜地解决了老旧小区多、老年人口多、电动自行车多、物业服务问题多以及文化活动场所少、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少等基层社区治理问题,通过一张张新名片、一个个新品牌,打造出社区治理人人参与、家园建设共同努力的美好局面。
“便民坊提供的家政服务特方便!原先如果想找个清洗油烟机的服务,还得到处打听,而且即便是找到了,也会担心价格或者服务质量。现在好了,我们不出小区就能找到可靠的家政服务了。”今年75岁的陈斌老人,2016年入住首座御园二里,7年中,她见证了社区变化。“七五小街”开设的10个空间,让老人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舒心。
走进“七五小街”,映入眼帘的是规范整齐的文明创建展板、道旗以及醒目的导览图,居民可根据指引前往各个“小屋”,商讨家园建设的大小事,解决生活所遇的小大难。与商业街不同,“七五小街”的整体设计紧扣“七有”目标、“五性”需求,聚焦解决养老育幼、物业管理等基层社区治理要点,为居民提供参与治理的公共空间。
观音寺街道纪工委书记相建伟介绍,观音寺街道探索以小空间牵动大治理,让“七五小街”成为问需于民、联系群众、发现问题的平台,推进基层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便民服务阵地”,践行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文明实践基地”。
如今,伴随着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大兴区,文明气息正处处流动。